10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关山村渡溪一工地挖出三枚疑似恐龙蛋化石,一枚化石显露多半,外壳有部分损破掉落,另两枚部分显露,保存无缺,三枚蛋边还有数个印
10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关山村渡溪一工地挖出三枚疑似恐龙蛋化石,一枚化石显露多半,外壳有部分损破掉落,另两枚部分显露,保存无缺,三枚蛋边还有数个印模,但现场未发现掉落的蛋化石。现在,三枚化石已交由武宁县博物馆保藏保存和进行进一步研讨、考证。10月6日,总台记者联系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讨所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多位专家。经多位化石专家研讨,初步判断在江西武宁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埋藏时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7000万年。蛋体完好且呈椭圆形状,蛋壳保存清楚且十分扎实,初步判断可能为石笋蛋,但其时代以及详细分类还需进一步的野外工作及薄片判定才干终究证明。依据现在的研讨和发现,可知江西的中生代红层散布规模十分广泛,在不少地方形成了丹霞地貌,这些红层反映了其时我国华南区域干旱酷热的气候情况。专家介绍:在此前研讨中,江西南部的赣州信丰盆地以及于都、萍乡等地的中生代红层都曾发现恐龙蛋化石,但在江西北部一向没有发现恐龙化石的踪影。此次研讨填补了江西北部没有恐龙化石的空白,关于研讨晚白垩世赣北区域的古气候以及恐龙散布状况和休息方法有十分重要的含义。(总台记者 熊方)